3月11日,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民俗日之际,海门基地团委组织为工友提供义务理发服务。
活动旨在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,便利工友,尊重民俗。活动现场,团委委员们变身专业“托尼老师”,用娴熟的技艺和热情的服务为员工们精心修剪发型,赢得了顾客们的一致好评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“托尼老师”们共服务了60余名工友。活动现场,曾有过理发经验的两名工友主动请缨,申请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,并表示愿意在未来的活动中贡献一份力量。
海门基地团委将继续传承雷锋精神,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希望通过活动激发广大青年的志愿服务意识,让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列中来。
(图/文:王圆)
延伸阅读:
“二月二,龙抬头 大仓满,小仓流”
农历“二月二”也叫龙头节、龙抬头节等。作为传统节日许多习俗都与“龙”有关。
比如在这一天,人们通常会去理发,叫做“剃龙头”,图个吉利;饮食上,春饼或煎饼称“龙鳞饼”,面条叫“龙须面”。
现有汉文典籍文献来看,“二月二”与唐德宗贞元五年正月设“二月初一”为“中和节”有一定关联。后来人们出于对赏春的需要,中和节迅速与“二月二”融合(一说叠数易识易记)。“龙抬头”何以被用于解释“二月二”?有个说法是,此日恰在惊蛰与春分两个节气之间,而其天文现象则是“角宿”初升,东方苍龙逐渐露出真容,俗即“龙抬头”。
因此“龙抬头”是个以观察天象变化为基础性的民俗节日,自古以来都被视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、驱邪攘灾、纳祥转运的日子。
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彰显了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自然天象。正月里的禁忌繁多,正好借“理发”打破这些禁忌,以全新的面貌、抖擞的精神步入春耕。